(黃郁琇/金融中心) | 2004/11/11 |
財務預測最主要的目的,在於提供財務報表,讓投資人了解經營決策者對公司的未來規劃,及營運成長力道,因此,每當公佈財務預測時,常會牽動公司股價。 然而,財務「預測」本來就不保證能百分之百達陣,如果調高財測,代表公司的前景看俏,股價可享有比同業更高的本益比,讓投資人有機會荷包賺飽飽,雙方皆大歡喜;但若是調降財測,有些企業甚至連年調降,則代表公司的獲利穩定性欠佳,「誠信」面臨大打折扣考驗不說,還可能害投資人賠錢,同時更不敢放心加碼或長期持有。 往年第三季(Q3)為電子產業的傳統旺季,下半年營收比重大約佔全年的55~60%;不過,2004年電子產業的出貨高峰提前在Q2顯現,庫存去化速度緩慢,下半年旺季需求又不如預期,其中,仁寶Q3毛利率無法「保6」、面板廠好光景不長久,瀚宇彩晶、友達法說會利空頻傳,加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對2005年景氣看法保守、2004年Q4及2005年Q1產業能見度偏低,部分2004年獲利財測進度達成落後的公司,在Q3財報公佈前後,掀起一波調降財測的風潮! 自10月至11月9日為止,上市、櫃電子股共有面板廠友達、彩晶;LED廠晶電、光磊、宏齊;IC設計倚強、旭展、凌泰、迅杰、沛亨;光碟片廠精碟、遠茂;手機廠啟碁、華冠、大霸;IC通路奇普仕、宇詮、振遠;勁永、矽統、華通、全台等高達逾55家公司調降2004年財測,調降風暴遍及電子產業上中下游。其中,系統整合廠即占6家,居電子產業各類股之冠。 不過,調高2004年財測的公司僅有麗臺、廣宇、揚博、世界先進、元太等不到20家,降多升少,顯示電子產業已逐漸進入景氣循環的下降期。 以目前電子產業的現況來看,投資人需密切觀察2004年Q4及2005年Q1的產業變化,在調降財測風暴全面利空出盡前,需審慎篩選所投資的類股和個股,才不會賠了夫人又折兵,白忙一場! |
Yes, boy's and girl's Uggs really are a several of the fastest developing in recognition.
Posted by: abercrombie outlet | 十二 21, 2011 at 10:41 上午